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福建莆田六中 >> 校友天地 >> 校友风采 >> 正文
考古大家卢兆荫
【发布时间:2017-12-14】 【作者:/来源:】 【阅读: 次】【关闭窗口】

卢兆荫,莆田六中45届校友


1968年5月,解放军某部在满城陵山施工时一次爆破,引发了后来为被称为“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之一的满城中山汉墓发掘工作,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汉代山洞宫殿惊现于世。时隔半个世纪,5月25日,当时参与发掘工作的我国著名考古学家卢兆荫先生重访满城汉墓。

故地重游,90岁高龄的卢兆荫老先生显得格外兴奋。他边走边谈,为大家讲述了当年经周恩来总理亲自批示,在郭沫若院长的组织领导下,自己带领考古队员发掘满城汉墓的详细经过。在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卢老兴致勃勃地参观了一号墓中山靖王刘胜墓和二号墓窦绾墓。老先生认真倾听解说员讲解,频频点头,并适时地插话补充。他对墓室内出土的随葬器物如数家珍,高度称赞错金博山炉、长信宫灯等珍贵文物的工艺水平。当看到二号墓主人王后窦绾的金缕玉衣时,卢老为大家解释说,一号墓刘胜的玉衣,上衣的前片制成鼓起的腹部,后片的下端作出人体臀部的形状,形象逼真;而窦绾的玉衣没有做出人体胸、腹和臀部的形状,可能是由于作出女性形象不符合封建传统观念的缘故。看到景区近些年发生的显著变化,卢兆荫给予了充分肯定。
参观完毕,卢兆荫先生亲切地同汉墓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保定晚报满城专刊 田素然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