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 >> 福建莆田六中 >> 教研教改 >> 师资培训 >> 正文
尊重学生个性 培养创新精神
【发布时间:2007-11-02】 【作者:/来源:】 【阅读: 次】【关闭窗口】

                                                福州八中    张  弘

    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江泽民总书记指出:面对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挑战,我们必须把增强民族创

新能力提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育民族创新精神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

着特殊的使命。福州八中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开展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生动活泼、积

极主动地全面发展,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教学改革。
    高中数学教学中,应当尊重学生思维发展的阶段性及其思维水平和数学学习能力的层次差异,并以此

为依据,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程序,在教学过程中促使新旧知识相互作用,通过同化或顺应,使学

生达到新的认知平衡,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逐渐由低的层次向高的层次跃进。在这过程中,激发学生创

新精神,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我校的数学分层次教学以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为目标,尊重学生的层次自主选择,以年段为整体分成A

、B、C层次,施行相对小班教学。对A、B、C层次的学生分别采用“超前发展、正常发展和逐步发展”的

原则进行必修课的教学,同时指导学生参加数学的选修课和活动课,对于一些数学能力拔尖的学生,鼓励

他们参加高层次的数学选修课和活动课学习和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培训。本人参加了数学必修分层次和选

修活动课的教学工作,以下是本人在A层次必修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A层次学生能力特点及目标定位
    A层次的学生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比较强,悟性高,独立学习能力高,能够比较快的掌握新的数学知

识,理解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我按照学生的认知水平制定相应的、明确的教学目标:
    1.依照教学大纲所规定的结业总目标和教材的具体内容,对教材的每一个知识点的基础训练和能力

培养按照教学大纲要求的“了解、理解、掌握、应用”不同层次提出明确要求和严格规定。
    2.在理解、掌握教学大纲要求的知识内容的基础上,不拘泥于教学大纲要求,适当加快教学进度和

提高教学难度。
    3.注意拓宽知识面,注重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培养、思维能力的训练、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灵活应用,

加强学生探索、归纳、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训练,特别是创新能力的提高。
    4.加强学生的基本运算能力的训练,提高学生的运算决策和方法的选择。
    5.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和学会学习能力。
    二、A层次的教学特点及施教策略
    对于A层次的学生,我根据学生的数学认知水平比较高的特点,在情感因素上注意尽力帮助学生把稳

定的兴趣逐步确定为一种终生的志向;在导学过程中以指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为主要目标,着重于创造

性思维的启发,培养创新精神;在教学实践中,让学生有更大的独立性和灵活性,只在非常必要时稍加点

拨,让学生自己领悟其精妙之处,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在“情”、“导”、“实践”三个环节上表现为

“立志向、导探索、自己走”。
    1.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教学活动,指导学生超前自学课本内容,完成书本的习题,每一节课布置一些思考题,加强学生对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理解,逐步提高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和学会学习能力。
    2.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课堂教学中采用开放式教学方式,运用探索、归纳的方法启发思维、培养能力、发展智力。通过点拨、指导,从不同的角度启发引导学生对数学问题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加深学生对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提高他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函数最值》的教学中,要求学生回顾学过的求函数最值的方法:配方法、判别式法、均值不等式法、换元法、函数单调性、三角有界性、反函数、数形结合法,然后针对不同的实例,判断可用的方法有哪些,哪一种方法是最佳选择,对学生提出的每一种解法进行点评,使他们理解其中所渗透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追问学生:是否有其他的解法?对一些新颖、简捷,特别具有独创性的解法及时加以肯定,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创造性学习,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到自主探索,最后发展到创新学习。即从“学”到“悟”的飞跃。
    在《二项式定理》的教学中,预习作业中布置学生思考:是否有不同于课本的二项式定理的证明方法

?课堂教学中对学生采用“多项式乘法”归纳二项式定理及其二项式系数特点进行点评,并指出其局限性

,引导学生采用组合数的方法推导二项式定理,研究二项式系数特点与组合数的关系,鼓励学生通过观察

、归纳的方法,建立自己的“杨辉三角”,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三、创建数学A层次学生的能力评价体系
    对于A层次学生的能力、水平,我主要从以下几个不同途径入手,立体、全方位地进行评价:
    1.教学过程评价:
    了解学生课前预习中对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掌握程度,从而更好指导学生自主学习。通过了解学生课堂发言的次数、质量考察学生数学能力。
    2.作业评价:
    加深和加强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巩固,掌握相关的技能和技巧,及时发现学生知识或技能缺陷,对学

生的学习提出建议。
    3.选修课评价:
    每一位数学A层次的学生都选择了一门高层次数学选修课,通过选修课的学习观察学生的知识面是否

宽阔,考查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高低。
    4.考试评价:
    通过课堂小测、单元考、期中考、期末考等途径考查学生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数学思想方法的应

用情况,
    5.创新能力评价:
    主要看学生能否对数学问题一题多解或多题一解,以及对数学问题的解决是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新

的思维方法。通过以上评价获得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过程和学习过程,从而改善教与学,提高质量。
    四、教学班的管理措施
    良好的班级管理是教学成功的保证。A层次教学班学生来自不同的行政班,流动性比较大,带来了管

理的困难。作为科任教师,我加大管理力度,建立学生的详细档案,加强考勤,加强对学生的学习、纪律

、卫生等方面的管理。分时段分班级与学生座谈,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志向,加强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

同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困难,加强对学生的心理疏导,真正做到“教管合一”。
    A层次的学生还存在着层次差异,对于个别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我常常利用课后的时间给他们答疑,

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
    五、教学改革的初步成果
    经过两年的必修课分层次、选修、活动课的数学教学改革,我们取得了初步的成绩。
    1.学生的观念发生了重大的变化。A层次学生通过树立远大的志向,明确了学习目的、兴趣爱好,优

化了学习方法,生成新的学习动力。学生自我管理、自主选择的意识进一步加强,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自

重”意识。
    2.根据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水平的阶段发展,每学期进行层次间的调整,使A层次的学生面临危机

感,增强了竞争意识,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学生的数学知识面得到拓宽,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得到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有所提高,对数学思

想和方法的理解更加深刻,能够更加灵活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多数的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已经养成

一题多解的习惯,个别学生还常有一些新颖的解法。
    4.由于经常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大部分的学生能够保持健康、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参加数学的

学习。(本文由林金沂转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