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首批市级学科带头人研究课题之《高中学生论述类作文能力培养及提升研究》
【发布时间:2009-09-23】 【作者:/来源:】 【阅读:
次】
【关闭窗口】
一、简况表
课题名称
|
高中学生论述类作文能力培养及提升研究
|
负责人姓名
|
陈金辉
|
性别
|
男
|
民族
|
汉
|
出生年月
|
1963.1.1
|
行政职务
|
无
|
专业职务
|
教师
|
研究专长
|
无
|
主
要
参
加
者
|
姓 名
|
性别
|
出生
年月
|
专业职务
|
任教
学科
|
工作单位
|
林隽
|
男
|
1978.01
|
中学一级
|
语文
|
莆田第六中学
|
梁瑞龙
|
男
|
1965.12
|
中学高级
|
语文
|
莆田第六中学
|
吴敏莉
|
女
|
1974.11
|
中学一级
|
语文
|
莆田第六中学
|
吴荔君
|
女
|
1982.05
|
中学二级
|
语文
|
莆田第六中学
|
李丹
|
女
|
1981.10
|
中学二级
|
语文
|
莆田第六中学
|
黄清娟
|
女
|
1984.08
|
中学二级
|
语文
|
莆田第六中学
|
李松青
|
女
|
1969.02
|
中学高级
|
语文
|
莆田第六中学
|
李永清
|
男
|
1969.07
|
中学高级
|
语文
|
莆田第六中学
|
吴鸿镁
|
男
|
1954.11
|
中学高级
|
语文
|
莆田第六中学
|
陈金辉
|
男
|
1963.01
|
中学高级
|
语文
|
莆田第六中学
|
|
|
|
|
|
|
预期的主要成果
|
论文
|
研究报告
|
A专著B论文C研究报告D其他
|
预期完成时间
|
2011.6.1
|
|
三、预期研究成果
主要阶段性成果
|
序号
|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
阶段成果名称
|
成果
形式
|
承担人
|
1
|
准备阶段
(2009.5.12-
2009.5.30)
|
选择确定课题
|
报告
|
陈金辉
|
课题研究设计
及方案的制定
|
2
|
实施阶段
(2009.6.1-
2011.2.30)
|
收集整理资料
|
报告
|
课题组成员
|
分析研究
构建理论体系
|
3
|
总结评估阶段
(2011.3.1-
2011.5.30)
|
撰写研究报告
进行研究总结
|
|
课题组成员
|
内部论证,
同行评议,
专家鉴定
|
最 终 研 究 成 果
|
|
完成时间
|
最终成果名称
|
成果
形式
|
承担人
|
|
2011.2.30之前
|
《青璜山》报刊上学生论述类文章的发表
|
作文
|
课题组成员
|
|
2011.2.30之前
|
实验比较
|
报告
|
课题组成员
|
|
2011.2.30之前
|
总结、反思
|
论文
|
课题组成员
|
|
二、课题论证
1、对研究课题的论证:本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重点和难点;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
一、基本内容:
1、观点的提炼,观点的明确性。
2、举一例支撑观点,使观点和事例统一。
3、举两个事例,从不同的角度去证明观点;举三个事例,多角度去证明观点;点面结合的事例更有力的证明观点。正反对比事例鲜明地证明观点。
4、选取事例的典型性和新鲜性,一个事例可证明多个观点的事例运用方法。
5、通过讲道理使事例与观点统一。正反对比讲道理、比喻类比讲道理、名言警句讲道理的方法。
6、论述类的分论点,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统摄与被统摄的关系。
7、从不同角度去论证的并列试结构。
8、步步深入的递进式结构。
9、并列式与递进式的综合运用。
10、过渡、照应使文章结构完整。
11、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多种多样的论证方式的综合运用,使论述类的作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12、如何做到语言准确、鲜明、生动,有个性,甚至有文采,使论述类的作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二、重点:
积累事例、选取事例的典型性和新鲜性,一个事例可证明多个观点的事例运用方法。摆事实与讲道理的有机结合,做到观点与材料的有机统一。
三、难点: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运用,多种多样的论证方式的综合运用,使论述类的作文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四、理论意义:
按上述所列的基本内容,对学生有序的、系统的教学与训练,合符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
五、实践意义:
现行的人教版教材议论类写作,从初中到高中缺乏系统的体系,本课题的设置可以弥补教材的不足;本课题内容的设置,由于从最简单的开始,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又由于教学目标的步步深入,有利于不同层面学生的接受,使学生的论述类写作都得到应有的进步和提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