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德育首位 切实培养高素质人才
【发布时间:2007-03-28】 【作者:/来源:】 【阅读: 次】【关闭窗口】
坚持德育首位 切实培养高素质人才 ——莆田六中德育工作总结 近几年来,我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通知》和《中共福建省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见》,积极实施《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及德育纲要和有关德育文件,认真学习江泽民《关于教育问题的讲话》和“三个代表”思想,坚定地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较好地发挥了对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对学校工作的导向、动力、保证作用。98年初,我校校长光荣地出席了全省中小学教育工作会议并在会议上作了经验介绍,99年7月参加全国德育工作高级研修班培训。 一、支部统一部署,完善德育管理体制 在校党支部的统一部署下,建立和完善校长及政教系统为主实施的德育管理体制。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建立了“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由党、政第一把手任组长,政教处主持日常德育工作,领导成员有办公室、政教处、教务处、总务处、团委会、保卫科、工会、政治组等会处人员。领导小组紧密联系学校教育的实际情况,注重基础、强化实践,讲求实效、积极探索德育新路子,不断更新德育内容、方法、形式和途径。我校德育的新格局已初步形成,师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一个争创“一级达标”和“文明学校”、争当“文明学生”的优良风尚正在形成。 二、科学规划各年段德育侧重点,切实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学校科学地规划各教育阶段的具体内容、实施途径和方法,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性格,提出各年级德育的侧重点:初一、二年段“勤俭、守纪、尊师、爱校”;高一、二年段“自尊、自爱、自知、自强”;高、初三年段“砺志、奋学、自信、自立”。 学校采取切实措施加强德育队伍建设,调动全体教师的积极性与责任感。学校强调全体教职工都是德育工作者,都要在不同的岗位上担负起育人的职责;各科教师都坚持即教书又育人,教师讲课要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积极落实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有计划、有目的结合知识传授进行一些思想品德教育;实行课任老师分工进行后进生跟踪教育;各部门实行服务育人,做好各自的本职工作,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职工实行管理育人,学校处处有管理,时时在育人,重视教育过程的程序管理,建立德育的规章制度,加强校风建设,优化育人环境。 三、坚持爱国主义教育主线,德育活动丰富多彩 我校坚持以爱国主义系列教育为主线,以基础教育和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开展适合青少年学生特点的、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近年来,学校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学生,构筑青少年一代的精神支柱;用爱国主义精神凝聚学生,提高学生的社会主义觉悟;用为人民服务思想教育学生,培养他们良好的道德品质;用新时期艰苦创业精神激励学生,增强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奋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校制定有《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计划》,坚持每周升国旗和领导在国旗下讲话制度。在教室、办公室、会议室及重大活动场所悬挂国旗和伟人、名人、英模画像,开展《两史一情丛书》、《爱国.立志.成材》、《爱祖国、爱科学》、《迎接香港回归》、《迎接澳门回归》、《光辉的五十年》、《热爱我们共有的家园》等读书活动,观看《纪念胜利、呼唤和平》等录像。以社团为载体开展丰富多彩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如“两史一情”灯谜竞猜、《祖国在我心中》歌舞器乐大赛、纪念抗战胜利50周年和长征胜利60周年、“五四”运动80周年、建国50周年、迎香港、澳门回归等系列活动),围绕宣传主题举行一年一度的“青璜之春”歌咏比赛和“青璜之光”校园辩论会,利用黑板报、广播进行专题教育,请关工委老同志作爱国主义教育报告,请我校普法协会的指导教师和司法局同志作法制报告,让莆田监狱中失足少年犯来校现身说法,开展“学雷锋、建‘三德’”、“孝敬父母”活动。发挥我校第二课堂的优势,在活动中结合“德育”的有关内容,开展“寓教于乐”等活动。团委会每年举行一次十八岁中学生成人宣誓仪式,组织学生观看百部爱国主义影片并开展影评活动。开展军校共建,组织高一新生一周军事训练,组织学生参加修水渠和建校义务活动,编写学校革命史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校史展览室中开辟革命传统教育专题板块。 四、加强对班主任和团队工作的指导,推进政治理论课的改革,形成多方位、多渠道的德育工作新格局 学校加强对班主任和团队工作的指导。制定《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定期印发班级工作指导文章,定期召开年段长、班主任工作会议及经验总结会,要求班主任撰写德育论文,每年6月举办一次全校性的班主任暨后进生转化经验及论文交流大会,装订成册,并向上推荐参评。成立少年团校,开展学习团章、党章、邓小平理论等活动,切实把团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几年来,团组织机构完善、制度健全、成效显著,校团委在省“创六杯”活动中捧回了“文体杯”;96年分别被评为“省先进团委”、“市创六杯先进单位”、“区先进教工团支部”,校团委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创建单位”光荣称号。学校积极推进政治课的改革,在初中学生中进行养成教育,高中学生则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政治教育。选拔三名青年党员政治教师作为理论宣讲员。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学渗透德育作用,努力构建大、中、小学纵向衔接,学校、家庭、社会横向联系的学校德育工作网络,及时向大学、小学反馈学生的思想表现、学习成绩等;通过家访、信访、电话访等途径与家长联系、交换意见,提出家庭教育的具体要求。积极开展家校联系,开办家长学校,用家长学校读本为家长上课,提高家长水平。定期召开家长会,与家长互通情况。我校还邀请校友和校外辅导员来校做先进事迹报告和形势报告,从而形成全方位、多渠道的德育工作的新格局。 五、制定量化评估机制,德育工作成绩显著 学校制定有德育量化评估和其他评估机制。如文明学生量化自评,先进班主任、文明班级、文明年段、文明宿舍量化评比。去年又推出新的举措:“五星班级”量化评估。制定有“学生须知”、“莆田六中学生行为规定”、“校园卫生管理暂行办法”,开展“一禁、三化、五有、五无”活动,组织学生学习《新编增广贤文》、《道德箴言》,举办“有公德、讲文明”等主题班会及“反烟”、“告别‘三厅’‘两室’”签名活动,对学生进行《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定》和《莆田六中学生行为规定》测试,要求初中学生填写《养成教育考试量化评分手册及行为周记》,加强学生的养成教育。举办家长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不定期进行家访,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学生思想品德评定规范化、制度化,操行评定与“文明学生”量化评分挂钩,评为“文明学生”的,操行等级为优秀。 由于我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各项措施切实有力,工作方式灵活多样,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德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每学期有300多人次被评为各级三好生、优秀学生干部。林嘉、柯雪婷同学参加“爱国.立志.成长”读书竞赛分别获全国特等奖、一等奖,林嘉同学还光荣出席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颁奖大会。游志锋同学获全国“迎接香港回归”读书竞赛一等奖。学生中助人为乐蔚然成风:学生李银海三年如一日默默无闻为孤寡老人做好事。陈赛辉同学主动救助受伤老人、拾金不昧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几年来为灾区及伤病残人捐款及为学校捐赠图书和花卉,折合人民币近十五万元。三年来,有近百名学生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其中近两年就有16名被吸收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开展推优工作中成绩显著,被评为“省推优工作先进集体”。 莆田第六中学 2000/10/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