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青璜中学应急疏散演练方案
【发布时间:2008-10-14】 【作者:qhzx/来源:】 【阅读: 次】【关闭窗口】
一、演练目的
通过应急疏散演练,使全校师生掌握应急疏散的正确方法,熟悉震后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灾害来临时,我校应急疏散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全校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练安排
1、内容
(1)应急模拟避震演练
(2)紧急疏散演练
(3)自救互救演练
2、对象
全体学生
3、时间
2008年10月15日上午第二节刚下课时
三、演练准备
1、演练前召开动员大会,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分析我校应急避震的环境条件,阐述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
2、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四、演练要求
1、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五、组织机构
1、领导小组
总指挥:郑伟山
副总指挥:姚庆琳
成 员:翁剑锋林雨李松青柯国希
信号员:曾广在
2、教室室内指导员
职责:①“地震警报”发出后,指导学生进行室内避震,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②“地震警报”解除后,带领学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学校内小操场。
③班主任(演练时课任教师为班主任)要自始至终跟队,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
3、疏散线路沿线工作组
综合楼总负责: 姚庆琳
一二层之间:东:石玉兰 中:吴金勇 西:苏雪晶
二 层:蔡志扬
二、三层之间:东:许志强 中:黄丽珊 西:陈钦强
三 层:林雨
三、四层之间:东:林冰琪 中:刘荔恭 西:林天国
四 层:李松青
四、五层之间:东:苏宇 中:邱金莲 西:方群
五 层:柯国希
新教学楼总负责:翁剑锋
一、二层之间:东:黄琨 西:王珏
二 层:邹志涵
二、三层之间:东:陈志祥 西:佘剑萍
三 层:黄元勋
三、四层之间:东:黄荔丽 西:陈斌
四 层:魏国霖
四、五层之间:东:刘堂娟 西:黄奇宁
五 层:汤学伟
五、六层之间:东:林加泉 西:林雪媛
六 层:陈玉成
疏散线路沿线工作组成员职责:①合理调节学生疏散的进度,特别是防止过度拥挤造成踩踏事故。②处理学生疏散过程中的偶发事件
六、演练程序
(一)启动程序:各位领导、老师,各位同学,莆田青璜中学学校应急疏散演练马上就要开始,请大家做好准备,各就各位。
(二)教室内应急避震演练
1、信号员发出“模拟地震警报”信号(三响短促哨声,下同)。
2、上课教师(演练时为班主任)立即停止授课,转而成为教室演练负责人,立即告知学生“地震来了,不要慌”,并指挥学生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课桌下或课桌旁,尽量蜷曲身体,降低身体重心,并尽可能用书包保护头部;最后一排靠里的同学面向墙,蹲在墙角处。演练时间为1分钟。
3、1分钟后,信号员发出解除“地震警报”信号(一声长哨)。
4、学生复位,老师告知学生,地震已过,现在撤离教室,进入紧急疏散演练环节。
(三)紧急疏散演练
1、学生在老师带领下有秩序从楼梯向下撤离,并按照预定的疏散路线,迅速撤离到事先指定的地点整队。
2、演练各班撤离路线如下:示意图
综合楼
注:综合楼学生全部撤到学生宿舍楼前水泥场地 西侧八年级、东侧七年级
新教学楼
注:新教学楼学生全部撤到石板广场
3、5分钟后,一声长哨,结束演练,解散回教室。
4、进行室外应急避震演练(一次)。
5、恢复站队,进入自救互救演练环节。
(四)自救互救演练
1、内容:(1)止血 (2)固定 (3)搬运 (4)心肺复苏
2、由校医黄美蓉负责指导和讲解上述四类问题的救护方法。
心肺复苏意义及方法介绍:一个人脑组织缺氧4-6分钟就要损伤,超过1 O分钟就会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因此在4-6分钟内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是挽救生命的关键。心肺复苏是口对口人工吹气和胸外心脏挤压术的结合,抢救所需的只是一张口和一双手。在120未来之前,当发现患者已无自主呼吸,抢救者立即将左手掌根放于按压部位,双手叠加,肩部、肘部、腕部垂直,利用上半身的力量,垂直下压4-5厘米。连续按压1 5次后,再进行口对口人工吹气。
3、演练心肺复苏的救护方法:请两位男生为全体同学做示范。
4、自救互救演练结束,恢复站队,进入演练总结环节。
七、演练总结
1、请指挥长郑伟山校长总结讲话。
2、请现场指导专家对现场演练进行点评。
3、宣布演练结束,各班依次退场,返回教室。 |